發布日期:2022-09-21
分享:
科技創新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戰略支撐和引領作用。百年變局下,科技創新是“關鍵變量”,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今年以來,面對更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我國科技政策加快扎實落地、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加快完善,支撐經濟穩步增長持續發力。
科技政策加快扎實落地。
合肥安迅精密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是一家專注于高速、精密多功能自動化貼片機及精密制造關鍵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22年年初,該公司相關產品進入研發的攻堅階段時,一筆財政補助資金的及時到賬,大大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
2022年5月31日,在安徽合肥新站高新區一家智能科技產品生產企業,工人在產品裝配生產線上作業。新華社發(解琛 攝)
今年以來,各部門打出推進科技政策扎實落地的“組合拳”——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優化科技創新生態;繼續開展國際科技合作……
一批政策禮包接連出臺——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顯著加大;對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至300萬元部分,再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設立科技創新專項再貸款……
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
作為科技創新的“國家隊”,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取得重要突破,攻克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動能。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介紹,神舟十三號、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完成,國家電投、國和1號示范電站1號機組完成首臺主泵安裝,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高標準起步,一批重大創新成果持續涌現。
2022年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0.2%,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33.4萬件,同比增長23.4%。
2022年9月2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劉洋(左)結束出艙任務正在返回的畫面。新華社發(李杰攝)
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
位于陜西省西咸新區的秦創原綜合服務大廳,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設立了科技政策、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等公共服務窗口。據介紹,僅2022年上半年,秦創原總窗口新增科技型企業534家。
科技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31日,全國共登記技術合同34.69萬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2.0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06%、33.84%。
2022年6月17日,在位于秦創原總窗口所在地陜西省西咸新區的陜西太合智能鉆探有限公司,工人準備對智能定向鉆機進行性能調試。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此外,國家高新區總體運行平穩,經濟體量繼續保持增長,表現出較強發展韌性,有力支撐地方經濟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
目前,國家高新區和自創區集聚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300萬人。下一步,科技部將引導高新區、自創區同步部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大力培育科技企業,打造特色優勢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加大各類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專業化孵化載體等建設投資。
8月22日,2022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開幕,來自國內外的500多家參展單位通過線上或線下方式,集中展示大數據智能化科技新成果,推動智能科技和產業加快發展。 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編導:張歡
制作:新華FM工作室
新華社音視頻部
出品
來源:新華社新媒體)
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內容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篇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及時聯系,我們會盡快處理。聯系郵箱:mkt@gemobeng.com
隔膜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