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21
分享:
最近,環衛市場的消息可真不少!一是央企動作迅速,保利環境于4月8日成功拿下環衛領域首標;二是物業公司、車企頻頻跨界中標,在河南、山東、甘肅、寧波、漳州等地均有,且基本上都是當地企業中標;三是10億+的大標又有“上新”,福州市剛公布智慧環衛一體化項目采購意向,初步預算達13.5億元。
此前,中國固廢網在梳理一季度億級環衛項目的時候發現,今年一季度開標項目數量較去年上升近50%,但總投資卻減少了80多億,且總68個項目中,有32個項目都是被本地企業收入囊中,跨區域拿單難度進一步增加。總體來看,環衛一體化、環衛市場化、環衛保潔三類占比超85%,小環衛邁向大環衛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現階段,不得不承認的是,環衛與“大物業”之間的界限正變得越來越模糊,不僅表現在碧桂園、萬科等頭部物業企業紛紛開始布局環衛業務,還有其在環衛項目爭奪上表現出的強勁的競爭力。
說回保利環境。股權穿透數據顯示,保利環境由保利物業、眾城智潔、普邦股份共同持股,注資1.5億元,業務涉及到保潔、水污染治理、環境監測、土壤污染治理、建筑物清潔、農村生活垃圾經營性服務等。成立時,保利物業在公告中稱,將集合三方力量,致力于把保利環境“打造成國內提供環衛行業綜合解決方案的頭部企業”。
與此同時,保利物業自身在環衛領域的步子也邁得很大,去年借襄陽區環衛市場化項目打進湖北環衛市場,日前又將江蘇江都區城鄉環衛一體化市場化項目收入囊中,“鎮興中國”旗號下,這一央企布局“大物業”的態度不可謂不堅決。誠如其在2021年半年報業績會上強調的,“公司并購方向從原先的物業公司向環衛、安保公司,設備設施等核心產業鏈延伸”,城市服務已成為保利物業主要的收入渠道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環衛領域已成為眾多頭部企業眼中的“香餑餑”,其利潤率偏低、高投資和低產出等現實問題也是參與者不得不考慮的。業內甚至有觀點認為,現階段城市服務領域具有高門檻、高投資和低產出的特點,不適合絕大部分物企去試水,貿然去進軍物業城市,只會讓自己先陷進去。
因此,即使大環衛這塊“蛋糕”在前,企業是否要“摻一腳”還得從長計議。
【來源:環保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郵箱地址:mkt@gemob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