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1-10
分享:
“光儲充”一體化,即“光伏+儲能+汽車充電”模式,被認為是解決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發展不平衡問題的一種理想方案。通過儲能電站和電網協同供電,既能實現削峰填谷,又能有效解決光伏發電間歇性和不穩定等問題。
2022年1月5日,浙江桐鄉首個用戶側“光儲充”一體化項目投產。據了解,該項目由光伏發電系統、儲能系統及充電樁系統組成,在源端、荷端均做到100%清潔能源,預計年發電量超1.3萬度、碳減排10.66噸。
同時,光伏、儲能和充電設施形成了一個微網,可保持相對獨立運行,盡可能多的使用新能源,緩解充電樁對區域電網的沖擊。且由儲能電池直接給動力電池充電,能源轉換效率也有所提高。
此外,在“雙碳”目標下,“光儲充”一體化可建立起清潔能源“利用、儲存、再利用”的循環生態鏈條,助力電動汽車從“低碳”走向“零碳”,打破對于新能源汽車電力來源不環保的質疑,真正實現綠色出行。
去年年底,特斯拉公布的“成績單”顯示,其在中國已累計布局超級充電站高達1000多座,在拉薩和上海布局了光儲充一體化超級充電樁。寧德時代、天合光能、蔚來等企業也進行了相關探索。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光儲充一體化行業的基礎階段已基本成熟,配套設施趨于完善,問題主要集中在運維和材料成本上。未來或將朝著更高轉換效率、更高安全性、更高性價比方向發展。
加上,充電樁行業前期運營投入大、成本回收慢,這方面能拿到的投資較少。但相關企業負責人也強調,隨著能源轉型的速度加快,煤電的價格也會有所上漲,“光儲充”一體化發展趨勢肯定是向好的。
不過,現實情況是,即使有眾多企業入局,“光儲充”一體化仍處在示范應用階段,還沒有進行到大面積商業化推廣。如中能電氣在公告中稱,公司積極開展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運營,但相關業務收入占公司總體營業收入比例不高,遠非公司核心業務。易事特也稱其“光儲充”一體化業務占公司總體業務份額較低。
相比市場對“光儲充”一體化的迫切需求,業內人普遍將目光集中在上游材料供應及成本上,包括大功率光伏逆變器、儲能電池、半導體在內,這部分材料成本過高或過分依賴進口,對整個“光儲充”一體化產業都有直接的影響。
上一篇: 如果用數字來描述2021年的科學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