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12-08
分享:
開展可持續、自我滾動發展的新能源業務
“十四五”是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期、窗口期,國企混改將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打造股權多元化的戰略性新興企業。
自增資引戰項目啟動以來,中廣核風電已累計接洽超過100家各類型投資者,最終遴選出包括全國社保基金、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國新、中國誠通等在內的14家戰略投資者,均能在電力消納、電力市場開拓等方面持續為中廣核風電新能源業務發展賦能。
當下,中廣核也在不斷拓展新能源開發優勢地區的業務,除上文提到的廣西外,青海也是其中代表。
11月27日,中廣核與青海省人民政府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有數據顯示,2009年至今,中廣核已在青海累計投資超100億元,在建在運新能源裝機容量達122萬千瓦,年清潔能源上網電量超19億千瓦時。
按照協議要求,中廣核將在青海開展核能、新能源、水務環保、危廢處置、核技術應用等業務,雙方將全面落實“雙碳”戰略部署,為高質量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奠定基礎。
“十三五”期間,中廣核境內新能源累計裝機容量、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長均實現翻番,隨著此次募資完成,未來還將繼續推動新能源業務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勇做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新能源產業的領跑者。
單一發電商向能源綜合服務商轉變
簽約儀式上,中廣核董事長指出,乘上“雙碳”與國企三年改革行動的東風,中廣核將在新能源業務領域持續保持發展的戰略定力,助推公司由單一發電商向能源綜合服務商轉變。
作為特大型清潔能源集團,中廣核在穩固核電業務的同時,也在加碼新能源產業。
立足核電技術,中廣核積極推廣核能供熱、供汽應用,發揮碳減排作用。擁抱新能源,中廣核布局氫能、風電、儲能等技術研發,在海上風電、太陽能光熱等領域形成了較強的先發優勢。
11月25日,中廣核尾后湖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91臺風機全部并網發電,預計每年可節省標煤消耗約4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6萬噸;
同月,中廣核與防城港市政府等四方共建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落地廣西,將打造年產能200萬千瓦產業基地,帶動形成海洋牧場、海水制氫、儲能等延伸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2021年11月26日,中國廣核集團風電公司(下稱“中廣核風電”)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完成增資引戰簽約,釋放股權比例33%,引入14家戰略投資者,募集資金高達305.3億元人民幣,一舉創下“國內新能源電力領域最大股權融資項目”“產權市場增資項目募資金額最高紀錄”等資本市場多項紀錄。
據悉,此次募集到的資金主要用于風電和光伏儲備項目的開發、建設,儲能、綜合智慧能源、售電、電力增值服務等新業務的開拓。中廣核表示,從2007年開始,公司就 將新能源確定為集團重點發展產業之一,目前已成為集團第二大支柱產業,控股在運清潔能源裝機近650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