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11-30
分享:
激光雷達在環保領域應用最廣泛的,莫過于環境監測。
對比傳統環境監測方式,激光雷達更高效便捷,如成都金堂縣不久前引進的大氣氣溶膠激光雷達,用于空氣顆粒物監測,半徑為5公里,預警監測一體,為相關部門提供了更全面的數據支撐。
激光雷達的研究大約始于上世紀60年代末。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1991年建立了當時國內最大L625激光雷達系統,用于探測平流層氣溶膠分布。早在2018年就能看到生態環境部(原環境保護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的無人機激光雷達數據采集系統招標。還有很多如江門市這樣的地區,針對秋冬大氣污染嚴峻的形勢,引進了激光雷達監測系統,支持揚塵治理以及環境執法。
在幾十年的快速發展下,激光雷達技術漸趨成熟,在環保領域的應用也愈加得心應手,走航監測、遙感監測,針對PM2.5、SO2、NO2、CO、CH4、VOCs等,無往不利,創新技術和產品層出不窮,如泛測環境的沙氏大氣激光雷達技術。
“激光雷達等光學遙感監測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由點到線再到面的演繹方法”,可見,對于環境監測,激光雷達無論是技術瓶頸的突破,還是制造成本的降低,都會造成廣泛的影響。
日前,索尼的首枚自動駕駛激光雷達傳感器誕生,或將首先用在索尼概念電動車Vision S上。這個消息立即就引起了關注,因為該款激光雷達傳感器價格約為835元/枚。
價格戰!索尼這個攝影產品大戶也要在激光雷達領域摻一腳,而且一上來就是重磅,猶記得華為透露的正在研發的將應用于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激光雷達,報價也在600多元前插入了一個千元過渡期。
不久前北京林業大學第二屆研究生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一等獎的參賽作品是用于VOCs污染控制的生態環保新材料,獲得二等獎的參賽作品是一輛激光雷達掃地車。據悉,該項目構建了一套基于激光雷達導航的無人駕駛掃地車系統。
無人駕駛環衛車,這在目前來看已經成為了可見的發展趨勢之一,是智能化、信息化、物聯化升級的重要路徑。如今,已經有不少地區和領域用上了無人駕駛環衛車——盈峰環境5G無人駕駛新能源環衛車進入上海交通大學;智能無人駕駛清潔車落地貴陽經開區;無人駕駛環衛車在蘇州城區道路“上崗”......
這些無人駕駛環衛車,無不身負工業相機、超聲波、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之類的高科技產品,來獲得更精準、智能、穩定、安全的運行效果。
日前,索尼的首枚自動駕駛激光雷達傳感器誕生,或將首先用在索尼概念電動車Vision S上。這個消息立即就引起了關注,因為該款激光雷達傳感器價格約為835元/枚。
沒錯,價格戰!索尼這個攝影產品大戶也要在激光雷達領域摻一腳,而且一上來就是重磅,猶記得華為透露的正在研發的將應用于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激光雷達,報價也在600多元前插入了一個千元過渡期。
業界普遍認為,由于北汽、蔚來等旗艦車型幾乎都將激光雷達作為標配,又有索尼、華為等企業“橫插一杠”,2022年有望成為激光雷達規模應用的元年。并且,伴隨性能大幅提升和價格同步下探。2021年已經接近尾聲,期待2022年遇見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