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10-22
分享:
截至2020年年底,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較2005年降低約48.4%,提前超額完成下降40%—45%的目標。今年7月16日,中國碳市場上線交易正式啟動,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超過2000家,覆蓋約4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國家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通過視頻形式表示,近年來,中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2020年10月,亞行批準了湘潭低碳城市亞行貸款項目,湘潭市獲得了亞行2億美元貸款,專項用于其低碳城市建設。事實上,湘潭項目就源起2016年舉行的亞太低碳技術論壇,論壇的主題是全球低碳城市發展的創新實踐。
2016年至2020年五年間,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1.7億噸、10億噸,關停水泥產能3億噸、平板玻璃1.5億重量箱。煤炭消費占比由2005年的67%降低到2020年的56.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上升到15.9%,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裝機量、發電量和技術專利數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2016年至2020年五年間,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提高了5.8個百分點、達到87%,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提高了17.4個百分點、達到83.4%,全國森林覆蓋率增加到23.04%。
10月20日,在2021年亞太綠色低碳發展高峰論壇上,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艾哈邁德·賽義德通過視頻形式介紹,當下超過130個國家已經宣布了在2050-2060年間實現碳中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