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07-20
分享:
目前智慧水廠的建設企業主要有三類,一是大型水務集團,他們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投資信息化系統研發,也非常熟悉水廠運營,但是他們研發的系統通常都是定制化,主要供內部使用;二是信息技術公司,這類企業通常掌握的信息化技術較為全面,但缺乏水務專業技術支撐,導致開發的系統有很多功能成為“雞肋”;三是傳統制水系統制造商,即為水廠建設及設備自控系統施工方,他們了解制水過程,擁有大量的實際經驗,但對智慧水廠方面入門晚,信息技術薄弱。
從市場競爭方面看,感知層監測儀器的競爭充分,僅COD檢測品牌,國內市場上就不少于100家之多;另外,整個檢測領域涉及范圍廣,以賽萊默公司為例,涉及分析儀器方面的品牌就有16個。水質監測分析儀器需要實時不斷地測得數據,如果中間有故障間斷的話,對于用戶來說,就有很大的風險?;蚴潜O測數據缺失,面臨受罰風險;或是生產過程中生產狀態失控,導致產品可能不合格。因此,感知層監測儀器的準確性、穩定性非常重要,是一切的基礎。
目前我們做智慧水務容易進入一個誤區,存在巨大的問題:數據控制量太大了,很可能超出當前分析能力的范疇;而且做控制邏輯的人很難真的懂設備和工藝。薦的做法是:由點帶面、逐級智慧化。以往很多地方在暴雨來臨前,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所有的水都向下游排,這樣做看似可行,但往往發生和加劇溢流污染。因此,更科學的做法是根據下游(如調蓄池的服務容量)、污水處理廠容量, 通過計算,以更為適當的速度讓下游緩慢消化。這就是“智能泵站群”的概念。
通過構筑物監測系統,實現對水廠溫度、濕度、有害氣體、設備接點溫度、水位、煙霧信號、明火信號等環境數據監測,環境參數超標自動警告及自動排障功能,警情管控、故障定位等功能實現環境自動化。通過周界防范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門禁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等構筑的安全防范系統,對水廠建筑群及其內部的人員、設備、區域實現安全防范。從取水泵站取水通過管網輸送到水廠進行加藥、混凝、沉淀、過濾、加氯凈化處理后,由供水泵房加壓輸送至供水管網的全過程實現自動化控制,這是實現智慧水廠的硬件基礎。通過自動綠化養護系統,利用多種定制化灌溉策略,實現定時智能循環澆灌,感應土壤含水量自動澆水,根據氣象數據、土壤蒸騰量調節灌溉制度;通過植物數據庫和專家系統后臺,提出病蟲害防治預案及科學養護建議。
“數字中國”建設是大勢所趨,一方面,數字水務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是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的基礎板塊。國家“十四五”規劃對數字化和水務行業新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水務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另一方面,水務產業化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與燃氣、電力等其他公用事業行業相比,運用“互聯網+”的能力比較薄弱。在“生態文明”新發展理念、“碳中和”遠景目標的指導下,城鎮供水、排水、水環境等涉水事務的建設、運營與服務綜合能力亟待提升。
基于先進的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論,通過核心臺賬對企業中各類設備及資產的生命周期進行一元化管理,并有機結合歷史管理、庫存管理、預算管理、統計分析、工作流等功能,提供完整的日常性設備/資產管理平臺,同時與IoT及大數據分析等應用技術進行融合對接,實現設備實時狀態監控,按需維保,預防性維保等高級別應用。因為很多智慧水務項目的實施過程是割裂開的,我們對設備、工藝并不能做到真正了解,收集來的大量數據無法有效清洗和利用,造成數據處理與計算層的時效,進而導致整個智慧水務系統的失敗。打通“水安全、水資源、水生態、水景觀、水環境、水管理、水經濟”經濟社會循環,助力水務行業運營、管理、服務模式的數字化升級與創新。
上一篇: 環保中的八大典型問題
下一篇: 中藥市場提前布局,未來市場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