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05-14
分享:
垃圾分類示范創建工程,新增省級高標準垃圾分類示范小區1500個,完善省級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建設標準,出臺省級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化縣(市、區)相關標準文件,持續推進省級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化縣(市、區)創建。在完善末端設施基礎上,同步配套建設和完善前端分類設施,加大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設施投入,優化轉運站點和分揀中心布局,加快中轉設施提升改造,淘汰不合格運輸車輛,構建垃圾分類全過程設施體系。
餐飲店產生的餐廚垃圾、大件垃圾應急兜底清運(不含供銷聯社已開展的大件垃圾清運),公共區域動物尸骸和廢棄肉制品收運。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包括站前車載桶裝轉運、站內壓縮中轉、直收直運任務。中轉站、環衛停車場及與垃圾收運業務直接聯的車載桶裝車、垃圾壓縮車的改造、維修、除臭、排水單位達標和日常運維管理,新增公建配套中轉站改造及其設備投放。垃圾運輸車輛、壓縮設備運維、更新、管理。廚余垃圾(不包含餐飲店產生的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垃圾雜物清運。與垃圾收運業務相相關關的新建、擴建中轉站和環衛停車場或公建配套中轉站涉及的設備配置和管理使用、維護。提供垃圾分類收運應急保障。提高管理標準,加強技術創新,提高作業效率,改善“跑、冒、滴、漏”等環境污染問題,推動城市精細任主體認識化管理品質的全面提升。
到2025年,新增改造高品質公園綠地1500公頃以上,建成優質綜合公園、綠化美化示范路、園林式居住區(單位)500個(條)以上,力爭開放機關企事業單位綠地500個、累計建設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點50個以上高品質綠色人居環境構建工程。
仙居縣垃圾分類工作人員進小區、進市場、進商超、進單位宣傳《條例》,發放宣傳頁和小禮品,幫助責責任與相關處罰,助力垃圾分類工作,累計發放宣傳折頁5000多份,普及群眾7000多人,面對面懇談、發放宣傳冊、便民服務與現場宣講相結合。臺州市正在多個公共場所與住宅小區搭建宣傳陣地,讓《條例》知識深入人心。
在“4+1”模式的基礎上,配備了完善的分類收運設施,建立了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實現了便捷高效收運。積極調研、反復探討實踐,探索形成了基于信用體系建設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模式。結合沿海城市備分類基垃圾屬性特點,因地制宜確定了榮成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4+1”模式,“4”是將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燃垃圾、可燃垃圾,“1”是對沙發、家具等大件垃圾統一收集處理,將不可燃垃圾單獨分類,推動提升垃圾焚燒熱值。合理配礎設施,靈活采取收集方式,建立智能化運輸體系。
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多措并舉,實施宣傳、走訪、宣講、培訓、激勵、約束等措施,使居民逐步認識到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四是創新性的將垃圾分類與全域化的社會信用體系相銜接,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信用考核內容,通過信用評價實現了社會治理的高效能,建立了垃圾分類長效機制。
持續推進園林城市系列創建提檔升級,積極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累計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城鎮)60個以上。勵有條件地區和項目積極申報中國和聯合國人居(范例)獎,探索實施省級和地方性園林展覽會,并積極申辦國際園博會。持續開展城市公共停車場建設,形成配建停車為主體、路外停車為輔助、路內停車為補充的停車供給布局。開展路網系統優化專項行動,統籌推進快速路、支小路、節點平改立等道路項目建設,加大非機動車道、自行車專用道、步行道和綠道等慢行。
上一篇: 除磷劑使用工藝選擇
下一篇: 制藥用水和廢水處理難題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