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03-30
分享:
順應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對投資的新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 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精神,樹牢“抓大發展就要抓大項目”理念,突出戰略引領、結構優化、迭代創新、示范帶動,聚焦科技創新、現代產業、交通設施、生態環保、社會民生五大領域,加強交通、水利、能 源等重大工程建設。同時,準確把握“十四五”發展新特征新趨勢。
在政策層面,2020年提出并在今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碳達峰”“碳中和”,將被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雖然沒有鋼鐵、化工、水泥等行業高,水處理行業是名副其實的“耗能大戶”,降低能耗與物耗是整個行業升級的必由之路。
緊緊圍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題主線,著力謀劃推進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緊盯固定資產投增速與經資濟增速基本同步、投資結構不斷優化的總目標,突出迭代創新,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新型鎮化基礎設施和新型城建設,積極培育 海洋經濟、鄉村振興、大花園等領域投資新增長點。
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綜合交通網成國絡不斷完善、人居生態環境更加優美、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加快建設一批重大科學裝置,高能級創新開放平臺載體作用進一步突出,助力基本建際一流的“互聯網+”科創高地,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生命健康科創高地、新材料科創高地。
2020年5月國家發展實施改革委環資司召開污水資源化利用工作推進會,會議研究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指導意見和相關方案起草工作,推動構建污水資源化利用“1+N”政策框架體系,要結合水資源稟賦、水環境保護目標和技術經濟條件,開展污水處理廠提升改造,積極推動污水資源化利用,推廣再生水用于市政雜用、工業用水和生態補水等。
“十三五”期間用了三年時間打好這一仗,黑臭水體是老百姓身邊的水環境問題,打贏、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際上就是順應民意,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消除率在98.2%,2018年會同住建部門開展攻堅戰,通過群眾舉報、衛星遙感等手段,發現有很多的黑臭水體并沒有消除,有的是加了蓋板,有的是撒了藥,有的是調水沖污,有的甚至把黑臭水體填掉了等等,應該說當時的形勢還是十分嚴峻的。
水處理與水質檢測密不可分,監測范圍十分廣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種各樣的工業排水等。水質監測是監視和測定水體中污染物的種類、各類污染物的濃度及變化趨勢,評價水質狀況的過程。其細分領域包括水質監測設備和水質監測運營服務。根據檢測結果選擇分離技術,需要檢測污水中污染物的種類、各類污染物的濃度。
有人想到把雜鹽提供給下游純堿、氯堿等用鹽企業。但是雜鹽與工業鹽條件不符,下游企業根本就不敢用,對雜鹽進行分質提純再資源化利用。根據廢水中硫酸鈉和氯化鈉的濃度不同,結晶后分別得到硫酸鈉和氯化鈉的精鹽,只剩下少量雜鹽。煤化工分質結晶鹽技術基本解決了煤化工吃和拉的問題,是煤化工產業向前邁出關鍵的一大步。
上一篇: 變廢為寶,污泥處置資源化
下一篇: 畜禽等廢棄物資源利用開啟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