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03-22
分享:
隨著環保理念的不斷深入,制藥環保問題在近年來也已經備受制藥設備行業的重視。對于醫藥行業以及藥企而言,在環保高壓之下都在負重前行,眾多制藥設備企業都已經開始加快環保裝備研發和應用推廣,提升環保裝備制造業整體水平,同時也在不斷推動藥企等行業朝著綠色環保、可持續方向發展,助力各行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隨著生物制藥行業的快速發展,生物制藥設備的需求預期增長。另外,近年來,全球制藥巨頭瞄準中國生物制藥行業發展空間,也開始將生產移至中國內地,這也將給中國生物制藥設備企業帶來商機。
原料藥制造和制藥被分別納入了水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和大氣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相關企業的治污費用投入是以百萬、千萬為單位來計算的,甚至要花費幾億。生物制藥對制藥環境要求非常嚴格,包括對制藥設備的無菌、無污染條件要求更高,因此生物制藥設備在結構參數、工藝參數、控制方式等方面面臨的要求也更高,國產生物制藥設備在這些方面與進口設備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生物制藥競爭力仍落后許多,不少高端生物制藥設備依然依賴于進口產品。國內某生物制藥企業負責人曾在接受制藥網采訪時就表示,公司95%的生物藥設備都是進口的。
魯南制藥在早前就累計投入6億多元,購入環保處理設施,以實際行動助力環保事業。為了跟上國家治理污染的節奏,其實目前很多藥企都對制藥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開始更換升級設備。2020年受特殊時期的影響,對于生物制藥企業而言是機遇迸發的一年,中國的醫藥行業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資本關注。
隨著我國生物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的創新生物科技公司受到資本關注,與此同在中藥機市場,藥企基本依賴于進口,因此價也正格非常昂貴。以液相色譜儀等檢測類儀器為了例,這類設備往往動輒需要百萬元,這筆費用對于大部分藥企而言都是一筆沉重的負擔。也有越來越多的生物醫藥人才從外資“遷徙”到本土。
隨著制藥技術和裝備的不斷發展,國產進口替代加快。目前我國藥機行業的低端領域基本已經實現醫藥國產化,中領域中的內資企業憑借一些比較優勢逐步替代進口,并且有望走出國門加入到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國產藥機有望以實惠并且高性價比的優勢拿下市場,業內認為這種市場鏈一旦形成就很難被破壞。雖然目前國產藥機在中領域的廠家數量和競爭力尚且不足,但可以看到不少內資企業正瞄準市場持續發力,這樣的趨勢仍將會持續增長,未來有望加快替代進口產品。
企業需要積極采取創新研發等措施,提升產品質量,不斷滿足用戶的需求。在環保方面,國內大多制藥設備行業還處于上下求索階段,應該繼續找準節奏,從改造設備入手,轉變發展觀念,開創綠色發展模式。 隨著環保問題日益嚴峻以及一系列新政策法規的出臺,制藥行業對技術設備的環保、節能要求日漸提高同時,也為制藥設備行業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制藥裝備企業只有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道路,才能為制藥企業減輕環保壓力,獲得更好的發展,并為我國的綠色環保事業貢獻更多力量。
目前中國生物類似藥的平均開發和上市審評時間預測,未來3年過將會有近30款國產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在此背景下,熱門品種的生物類似藥市場競爭將異常激烈,未來或只有擁有更強療效和更多適應癥的藥品才能夠脫穎而出。
上一篇: 國產藥機小散亂局面有待改善
下一篇: 關于環保稅收二三事